党旗飘扬风帆劲,履职为民谱新篇。近年来,万秀区人大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创建模范机关、走好第一方阵”为目标,以“四个聚焦”为抓手,着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政治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为万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政治建设“定盘星”,筑牢“政治机关”忠诚之魂
万秀区人大机关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努力打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模范机关。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严格落实常委会党组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024年,就重要会议、工作、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49次,主动汇报党建、民主实践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化理论武装根基。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研习基地”学习矩阵,依托“学习强国APP”和“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平台,全年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4次、党组会议20次,举办党课2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人大业务深度融合。锤炼坚强党性修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举办读书班和集中学习研讨会4次,党组成员带头讲纪律党课4场次。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广西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地委等),开展“家门口”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万秀区人大常委会组织24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人员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实践基地·梧州”开展实践研学及向宪法宣誓活动
聚焦中心工作“主战场”,赋能“权力机关”担当之为
人大机关坚持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监督履职深度融合,展现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努力打造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模范机关。“党建+经济发展”助推稳增长。紧扣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常委会领导联系重大企业和项目机制,深入开展“进企业问需求,送服务促发展”调研,走访企业及管理单位80余家,监督推动33条稳经济措施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粤桂省际乡镇“一窗受理”服务站、规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构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屡审屡犯”,首次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地方债务工作报告,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党建+法治建设”护航公平正义。聚焦法治万秀建设,对24个政府部门开展年度监督评价,区应急管理局获评“最满意单位”。听取审议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人民法庭建设等报告,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依法就预算调整、“八五”普法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20余项。“党建+社会民生”增进百姓福祉。创新运用“代表调研、领导点题、人大建议、区委同意、政府落实、部门解决”工作法和“两约见一评议”机制,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教育等民生热点开展监督。推动解决旺狮公路(万秀段)凤凰村至民智村段提级改造通车,多年难题圆满解决!2024年三个镇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8件,惠及约8.3万群众。
万秀区人大机关服务企业
聚焦人民民主“生命线”,激活“代表机关”为民之情
人大机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实践基地,创新代表履职模式,努力创建服务型模范机关。“实践基地+立法”汇智聚力。依托潘塘社区实践基地,组织代表围绕《梧州市电动车充电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开展“立法+”调研,发挥“三官一律”作用,广泛听取意见,提升立法质量。“实践基地+基层治理”纾困解难。发动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建立“代表建议收集信息员”制度,发挥网格长、楼栋长作用,精准收集转办选民诉求。依托“代表来了·吾有话说”云平台收集意见建议155条,办结152条,满意度达88.16%。例如,在梧州创城国测期间,代表入户收集意见20余条助力社区整改。“实践基地+侨务工作”凝聚侨心。发挥自治区级涉侨人大代表联系点作用,组织侨界代表宣讲政策、开展联谊,在“逢8民意接访日”深入倾听侨声。着力将潘塘社区打造成“代表履职示范社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高标准打造的骑楼城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全市首个特色街区履职点,接待各地参观学习23批次1000余人。代表履职活力迸发。2024年组织423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活动32场次,收集建议100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50人次,参加调研视察158人次。代表建议办结率、反馈满意率均达100%,问题解决或纳入计划率93.62%。“践行‘人大+检察’衔接机制守住耕地红线”荣获全市改革攻坚优秀成果。莫海铭、谢敏妮获“自治区人大代表先进个人”。
依托潘塘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
开展“立法+调研”座谈会
聚焦作风建设“压舱石”,锻造“工作机关”务实之风
万秀区人大机关以严实作风锻造过硬队伍,树立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努力创建廉洁型模范机关。党建引领固本强基。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一线转变作风。开展创先争优、“党旗领航”活动,带领机关干部和代表到“一线”履职。力戒形式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实际行动擦亮人大机关“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鲜明底色。清正廉洁筑牢防线。深入开展“清廉广西”及“清进红湾 廉润万秀”活动,开展廉政谈心谈话56人次,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制定廉政风险清单、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讲好人大故事展风采。构建三级宣传网络,2024年推送稿件获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采用119篇(国家级10篇),策划“五个一”主题活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粤曲《人大风华70年》等作品广受好评。
万秀区人大机关党支部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
万秀区人大机关党支部到
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万秀区人大机关将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中走好“第一方阵”,奋力书写新时代万秀人大工作的崭新篇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党旗飘扬风帆劲,履职为民谱新篇。近年来,万秀区人大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创建模范机关、走好第一方阵”为目标,以“四个聚焦”为抓手,着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政治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为万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聚焦政治建设“定盘星”,筑牢“政治机关”忠诚之魂
万秀区人大机关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努力打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模范机关。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严格落实常委会党组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024年,就重要会议、工作、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49次,主动汇报党建、民主实践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化理论武装根基。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研习基地”学习矩阵,依托“学习强国APP”和“代表来了·吾有话说”平台,全年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4次、党组会议20次,举办党课2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人大业务深度融合。锤炼坚强党性修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举办读书班和集中学习研讨会4次,党组成员带头讲纪律党课4场次。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广西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地委等),开展“家门口”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万秀区人大常委会组织24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人员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实践基地·梧州”开展实践研学及向宪法宣誓活动
聚焦中心工作“主战场”,赋能“权力机关”担当之为
人大机关坚持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监督履职深度融合,展现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努力打造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模范机关。“党建+经济发展”助推稳增长。紧扣经济发展目标,落实常委会领导联系重大企业和项目机制,深入开展“进企业问需求,送服务促发展”调研,走访企业及管理单位80余家,监督推动33条稳经济措施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粤桂省际乡镇“一窗受理”服务站、规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构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屡审屡犯”,首次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地方债务工作报告,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党建+法治建设”护航公平正义。聚焦法治万秀建设,对24个政府部门开展年度监督评价,区应急管理局获评“最满意单位”。听取审议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人民法庭建设等报告,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依法就预算调整、“八五”普法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20余项。“党建+社会民生”增进百姓福祉。创新运用“代表调研、领导点题、人大建议、区委同意、政府落实、部门解决”工作法和“两约见一评议”机制,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教育等民生热点开展监督。推动解决旺狮公路(万秀段)凤凰村至民智村段提级改造通车,多年难题圆满解决!2024年三个镇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8件,惠及约8.3万群众。
万秀区人大机关服务企业
聚焦人民民主“生命线”,激活“代表机关”为民之情
人大机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实践基地,创新代表履职模式,努力创建服务型模范机关。“实践基地+立法”汇智聚力。依托潘塘社区实践基地,组织代表围绕《梧州市电动车充电消防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开展“立法+”调研,发挥“三官一律”作用,广泛听取意见,提升立法质量。“实践基地+基层治理”纾困解难。发动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建立“代表建议收集信息员”制度,发挥网格长、楼栋长作用,精准收集转办选民诉求。依托“代表来了·吾有话说”云平台收集意见建议155条,办结152条,满意度达88.16%。例如,在梧州创城国测期间,代表入户收集意见20余条助力社区整改。“实践基地+侨务工作”凝聚侨心。发挥自治区级涉侨人大代表联系点作用,组织侨界代表宣讲政策、开展联谊,在“逢8民意接访日”深入倾听侨声。着力将潘塘社区打造成“代表履职示范社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高标准打造的骑楼城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全市首个特色街区履职点,接待各地参观学习23批次1000余人。代表履职活力迸发。2024年组织423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活动32场次,收集建议100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50人次,参加调研视察158人次。代表建议办结率、反馈满意率均达100%,问题解决或纳入计划率93.62%。“践行‘人大+检察’衔接机制守住耕地红线”荣获全市改革攻坚优秀成果。莫海铭、谢敏妮获“自治区人大代表先进个人”。
依托潘塘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
开展“立法+调研”座谈会
聚焦作风建设“压舱石”,锻造“工作机关”务实之风
万秀区人大机关以严实作风锻造过硬队伍,树立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努力创建廉洁型模范机关。党建引领固本强基。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一线转变作风。开展创先争优、“党旗领航”活动,带领机关干部和代表到“一线”履职。力戒形式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实际行动擦亮人大机关“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鲜明底色。清正廉洁筑牢防线。深入开展“清廉广西”及“清进红湾 廉润万秀”活动,开展廉政谈心谈话56人次,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制定廉政风险清单、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讲好人大故事展风采。构建三级宣传网络,2024年推送稿件获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采用119篇(国家级10篇),策划“五个一”主题活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粤曲《人大风华70年》等作品广受好评。
万秀区人大机关党支部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
万秀区人大机关党支部到
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万秀区人大机关将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中走好“第一方阵”,奋力书写新时代万秀人大工作的崭新篇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